close


 


乍見豐山,會以為它只是個不起眼的小山村,因為它的美景都藏在山林深處,不讓人輕易看見;唯有經過一些辛苦跋涉、花費一些體力,才得以一窺它的奧妙之處。


 




 


石夢谷的路線,將近1000公尺的海拔落差,沿途當地最盛產的怪樹、飛瀑、奇石輪流現身;然而流了些汗水後,眼裡所欣賞到的景象,就是之前努力過程最佳的回報。


 




 


從海拔只有750公尺的豐山出發,除了開頭一小段路已經鋪好木棧道外,大部分的時間都是踩在原始光禿禿的石礫上,將近2個鐘頭的氣喘吁吁,總算來到標高大約1200公尺的「石夢瀑布」。仰望著數十公尺高的石壁上,流水飛瀉而下的壯闊景象,總算澆熄了我不斷跌跌撞撞的懊惱。




 




 


繼續克服一段驚險的路程,登上標高1716公尺,終於看到主角「石夢谷」。此時我們腳底下踏著的,竟是一整塊沒有裂開的岩石,天然鋪成了綿延67百公尺的岩床;從更高處流下來的山泉水和著雨水,在石頭表面侵蝕成無數大大小小的壺穴,形成地質奇觀,真是令人大開眼界。


 




 


這些經過山澗潤澤的石頭上,滋生了不少青苔,走在上頭更是步步為營,深怕不小心栽了個跟斗,撞在大石頭上可不是鬧著玩的。


 




 




 


前進石夢谷的過程中,有好幾段路都呈「之」字型蜿蜒而上,爬起來真的有些累人;走了將近1個鐘頭,抬頭忽然看見一棵樹高處的枝幹,形成酷似某人豎起大拇指的手勢,好像在稱讚我們表現不錯,非常傳神逗趣。不仔細瞧的話,還真會錯過它的存在。


 




 


相較於石夢谷步道,位於豐山村北側的「石盤谷」步道景觀類似,但是走起來就輕鬆多了。沿著乾涸的乾坑溪,來到設有優雅涼亭的停車場,抬頭望見藍天中那道長長的吊橋,就是步道的開端。


 




 


在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的重新規劃下,一路上小橋、涼亭不斷,都是運用當地盛產的竹子、木頭、藤等自然建材編造而成,和環境相當協調;而刻意栽種的、橙黃的大波斯菊開得嬌豔燦爛,為原本不是灰就是綠的步道沿途增添不少輕快的氣息。


 



 


豐山西邊村外有一個鐘乳石洞,叫做「花崗水上青」,這裡的水質相當奇特,只要把陶瓷器皿放在岩洞下方,讓水澆淋,兩年後器皿表面會形成一層金黃色的結晶,名為「滴水成金」。成品以茶壺最多,也有各種動物肖像,隨著作品的大小和精巧度不同,價格從數百元到數千元不等。


 




 



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蒙金蘭 的頭像
    蒙金蘭

    蒙娜麗莎的傻笑

    蒙金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