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本文圖片提供/吳金石)
在台南赤崁樓附近的一條狹小巷子裡,這幢看似平常的樓房,是一幢民國42年前後重建的新式樓房,以四合院的概念打造,每一層樓都有迴廊環繞,每一面牆都開著不同風格的老式木窗,讓人見識到早期台灣有錢人家的豪宅格局。
葉先生與Emily陳夫妻倆,早年是德國頂級品牌轎車的進口商,經常出國在外,有機會遍嘗各地美食,但也因為長期外食,身體健康發出警訊,於是夫妻決定一起習佛、吃素;有鑑於坊間現成的素食產品品質良莠不齊,於是兩人又開始潛心烹飪,學習如何運用最天然的食材,變化出最健康的餐飲。
夫妻倆的烹飪風格,打破國界的藩籬,既可做出多種口味的義大利麵、法式藍帶排、日式蒲燒「蔓」、椰汁咖哩餐等異國料理,也可做出紅燒麵、鳳梨「蝦」球、三杯猴菇等台式風味餐點。6、7年前在北安路開設「禪&食」蔬食餐廳,廣受歡迎,兩年多前因為舊址面臨都更,於是買下這幢歷史樓房,Emily發揮室內設計的專長,以維修古蹟的方式來整理它,讓赤崁璽樓從硬體到餐飲風格一致,流露台西融合的優雅氣息。
對素食者而言,菇類是重要的蛋白質來源之一,而猴頭菇是台灣與中國特有的珍貴食材,Emily花7到14天的時間,把猴頭菇經過煮、滷、醃等程序,製成具有牛排的口感,咬起來一絲一絲的,幾可亂真,再搭配她親手調製的黑胡椒醬,非常夠味又不染任何葷腥。
還有一道素鵝肝,是運用日本的大雪菇,以分子料理的手法讓它呈現酷似鵝肝的濃郁綿密口感,再搭配黑松露、陳年葡萄醋與解膩的蘿蔔薄片,已經很難定義它是哪一國的料理了,重要的是既滿足了追求美食的味蕾,又不至於造成身體負擔,更不必殘害鵝的健康。
赤崁璽樓有一項重要的原則,就是非常重視油的品質,所有調味品也力求最好、最健康,包括法國的黑松露、榛果油、葛宏德區的天然鹽之花、義大利的白松露油、冷壓橄欖油、日本信州的味噌等,都不惜成本由原產地進口;而且所用材料完全透明化,不但清楚寫出來讓食客知道,更大方地擺在陳列櫃裡,有興趣的人都可以買回家自己烹調。
Emily表示,赤崁璽樓成立的初衷,就是想以健康的食物與大眾結緣,所以他們的菜餚歡迎學習、不怕被複製,以前「禪&食」時期也曾開班授課,不吝公開料理的做法,甚至吸引到大陸素食界相當知名的人士也遠道來切磋,也有香港同好學會做法後,回到香港開業,生意相當興隆。
畢竟,赤崁璽樓的吸引力,在於餐飲的口味和整體用餐氛圍,這是別人無法學、也學不來的獨特魅力。
以自家廚房自製的豆包,包裹好素火腿和兩種起司醬,再以印尼進口的冷壓椰子油炸過,炸至外層金黃酥脆,成為法式藍帶排。內餡受熱後的起司醬特別潤澤,一口咬下層次豐富,口感果然不輸藍帶豬排。吃的時候不妨搭配點酸黃瓜、芥菜和黃芥末醬,開胃又解膩,連葷食者也會讚不絕口。
地址:台南市西門路二段372巷10號
電話:06-224-5179
營業時間:週一至週五午餐11:30~14:30,晚餐17:30~21:00;週六、日11:30~21:00
(本文原刊於《國泰世華銀行尊榮季刊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