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01.JPG

所謂「維也納分離派」開始於1897~1907年,由當時一群畫家、建築師、設計師所組成,其中以建築師奧圖華格納為首,後來設計分離派會館的奧布里希就是華格納的學生,這位中年轉型的建築師,在建築史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,講究理性的「現代建築」就是從奧圖華格納手中建立雛形。

02.JPG

這群揭竿而起的藝術家包括奧圖華格納、克林姆等人,取名「分離派」有兩種意義,一是宣布與官方的藝術協會分道揚鑣,一是自外於奧皇法蘭茲約瑟夫塑造的復古主義。當時整個歐陸都延燒著對復古的反動潮流,後代通稱這時期的主張為「新藝術」(Art Nouveau)或「青年風格」(Jugendstil)。他們在建築上要求物品的結構、型態必須合理,所用材料要合乎邏輯,並提倡誠實的表現手法。

03.JPG

1898年,由一群對抗舊派建築師與宮廷貴族的藝術家所建的分離派會館(Secession),主要由奧圖華格納的學生奧布里希(Joseph Maria Olbrich)設計,為20世紀初的藝術革新留下見證。最大的特徵就是那顆金色圓頂,以一片片金色月桂葉組成。當時曾遭保守勢力取笑為「鍍金的大白菜」,白色四方形的會館外牆有淺浮雕花飾壁,立面飾有貓頭鷹與女妖美杜沙的頭像,三角楣上刻著分離派運動的主張:「每個時期都有它自己的藝術,藝術有它的自由」(Der Zeit ihre kunst, der Kunst ihre Freiheit)

04.JPG

分離派會館曾在二次大戰期間遭到破壞,於1973年才又翻新,內部有克林姆著名的壁畫展示,以及維也納新銳藝術家的作品展。

05.JPG

關於分離派的運動,最為人所知的就是1902年的分離派第14屆藝展,這次展覽是分離派成員表現的顛峰,展覽主題是「天才音樂家貝多芬」,展出內容包括克林姆的壁畫、德國藝術家克林格(Max Klinger)的雕塑、建築師約瑟夫‧霍夫曼(Josef Hoffmann)的室內設計,還有音樂家馬勒(Gustav Mahler)改編了貝多芬第9號交響曲第4樂章,在揭幕式當天指揮演奏。目前遺留在分離派會館的只有克林姆的壁畫,至於克林格的雕塑現存於德國萊比錫音樂廳。

06.JPG

克林姆於大廳的四面牆上繪製壁畫,總長度達34公尺,壁畫共有5個重點,分列於兩邊牆壁的上方:一是「渴望幸福」,以飛翔的人為象徵;二是「弱者的苦難」,跪在地上的夫妻哀求著全副武裝的騎士;三是「敵對力量」,畫著巨人迪飛(Giant Typhoeu)3個蛇髮魔女(Gorgons),他們象徵著疾病、瘋狂與死亡;第二道牆上繪著第4個重點:飛翔的人與彈豎琴的女人,象徵詩與音樂把人類帶向幸福;最後是一群婦女與天使唱詩班簇擁著一對夫妻,表現人類在藝術的殿堂中發現了喜悅、快樂與愛,這是從貝多芬第9號交響曲「快樂頌」的大合唱中引申出來的:「愉悅而美麗的火花,親吻整個世界」(Freude scho go tterfunke. Diesen ku ss der Ganzen Welt)

07.JPG

08.JPG

09.JPG

10.JPG

11.JPG

12.JPG

 

詳情請見墨刻出版社《奧地利New Action》一書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奧地利 維也納
    全站熱搜

    蒙金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