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任誰都無法否認,這是一座美得令人神魂顛倒的宮殿。精緻的摩爾藝術在此發揮得淋漓盡致。「阿爾汗布拉」名稱來自阿拉伯語,意思是「紅色的城堡」,因為宮殿的大型紅色城牆和高塔,在莎碧卡山丘(La Sabica)的圍繞下顯得特別醒目。
阿爾汗布拉宮原為一座摩爾式碉堡,可能始建於13世紀,穆罕默德(Muhammed Al-Ahmar)曾加以修復,他的兒子在繼位後也陸續加蓋;約14世紀時,在兩位摩爾國王Yusuf I 和穆罕默德五世(Muhammed V)的努力下,才開始興建王宮,範圍包括正義門、浴室(baños)、格瑪雷斯塔(Torre de Comares)和其他塔樓。穆罕默德五世執政時,除了將王宮興建完畢,還修築了美麗的獅子宮殿。
1474年,費南度與伊莎貝爾聯姻,天主教勢力大增,終於在1492年完成以天主教統一西班牙的宿願。阿爾汗布拉宮於是落入天主教徒手中,陸續增建教堂、聖方濟各修道院和要塞。之後,曾在這座宮殿中度過幾個月的卡洛斯五世,更以自己的名義增建新建築,因而有了卡洛斯五世宮殿。
18至19世紀初,阿爾汗布拉宮逐漸荒廢。這裡竟成為罪犯和小偷的聚集場所,拿破崙的軍隊也曾在此紮營,撤退時又炸燬了碉堡,僅留下Torre de los Siete Suelos 和Torre de Agua兩座塔樓。
直到1870年,這裡才被西班牙政府列為紀念性建築;爾後,在眾人的努力修復下,阿爾汗布拉宮才有今日的美麗面貌,讓世人得以重見這座精心雕琢的摩爾宮殿!
詳情請見墨刻出版社《西班牙》一書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