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 


搭乘快艇,從松島的碼頭出發,只見遼闊的海面上逐漸出現一座又一座小島,光禿禿的岩壁上看得到浪濤所留下明顯的刻痕,有的無人島上已經有植物附著,覆蓋著青翠的綠樹;有的則仍草木不生,大方展現它本質被大自然雕琢的紋路、節理,每座小島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,令人著迷。


 




 


更酷的是,離岸後不久,就開始有海鷗隨著我們的小船一路翱翔,好像在歡送我們似的,其實是久居這一帶的牠們深知好奇的觀光客會餵牠們好吃的,所以緊緊跟隨,我們當然不能辜負牠們的期望,於是向快艇買了類似蝦味先的零食,把食物舉得高高地,牠們就會俯衝下來一嘴叼走,快、狠、準,非常有趣。


 




 


濱臨太平洋的松島町,屬於地殼變動頻仍地區,海灣裡散落著大約260個島嶼,被17世紀學者所著的《日本國事蹟考》推崇為「日本三景」之一,更被同世紀稍晚的名詩人松尾芭蕉讚譽為「扶桑第一美景」,根據統計,目前每年約有360萬人慕名而來,平均每天有1萬人次的遊客造訪,魅力不言可喻。


 




 




 


就這樣大約50分鐘的航程裡,藍天、碧海、接二連三的孤島和奮力展翅的海鷗,編織出宮城縣之旅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畫面。


 




 


快艇停泊的另一端,名為大高森,只要步行大約20分鐘,登上100公尺高的展望台,就可以居高臨下,把松島的勝景盡收眼底。


 




 




 


宮城縣位於日本本州的東北部,由於有太平洋的調節,是東北地區氣候最溫和的區域,江戶時代屬於伊達政宗的藩屬地,這位有勇有謀的獨眼龍藩主,在當時的歷史舞台也有呼風喚雨的實力,所以宮城縣裡的許多勝景,都留有伊達政宗的事蹟。



 



 


灣畔的瑞巖寺、五大堂,都是歷史超過千年的古剎,目前的規模都是17世紀初伊達政宗戮力重建的,屬於國寶級的建築。其中位於瑞巖寺裡的圓通院,是伊達二代藩主所建,不但造景優美,呈現經典的日式庭園,更有一座紀念19歲早逝愛子的三慧殿,整個建築全木打造,不用一根鐵釘,內部的雕塑竟可看到玫瑰、水仙、十字架等西方國家特有的圖像,顯示在鎖國政策的年代,伊達家族積極接受外來文化的開放態度。


 



 


圓通院裡的枯山水,模擬松島的意境。


 




 


在圓通院,還可以親手製作念珠,從色彩繽紛的珠珠裡挑選自己喜歡的顏色,然後按照固定的比例把它們串起來,就是一串可以掛在手上、隨時祈福的紀念品。


 




 




 


位於大崎市岩出山的「有備館」,則是伊達家族在教育方面的建樹,這裡是當時家族武士的幼童們習業的地方,園區裡妥善保留著當時的茅草屋與庭園造景,這些茅草蓋頂的屋宇,就是有辦法能擋風遮雨,只是這些屋頂每2025年就得更新一次,造價達日幣12百萬以上,維護不是件容易的工作。


 




 


如果想要對日本東北地區的發展過程有全盤性的了解,建議走一趟東北歷史博物館。位於多賀城市的東北歷史博物館,西元1999年正式開幕,建築本身洋溢著時代尖端的極簡風,內部則陳列日本東北各地區出土的重要文物、器皿。


 



 


博物館的後側,有一幢從石卷市移過來的民宅,是1769年的建築物,當時屬於頗有財富與身分的「今野」家,在妥善的保存下,遊客可以窺見那個年代的居家情形。


 




 


在東北地區旅遊,到處都可以看到一種名為「Kokeshi」的木製小人偶,這是早年東北地區小朋友們原始的玩具,據說應該是身為木匠的爸爸在製作傢俱的同時,順便切一塊木頭讓孩子們玩,然後在造型簡單的頭與身體上畫上顏料,就成為令小朋友鍾愛的專屬娃娃。這項就地取材的玩具後來逐漸發展,居然成為東北地區最具代表性的手工藝品!


 




在藏王町的傳統產業會館裡,可以看到木娃娃發展的各個時期,以及不同地區的娃娃具有不同的特色。從早先還無法站立的娃娃、到直筒線條的娃娃、然後有些地區偏愛讓娃娃的身材有曲線、有些地區則喜歡為娃娃妝點上髮飾……乍看之下差異不大,但是愈仔細觀察愈發覺出趣味。


如果你意猶未盡,不妨在藏王町傳統產業會館坐下來,親手畫一個屬於你自己的木娃娃,為它添上五官、頭髮、衣服後,再交由專業的師父幫它上臘,大約40分鐘就可以帶回一個舉世無雙的可愛木娃娃。



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蒙金蘭 的頭像
    蒙金蘭

    蒙娜麗莎的傻笑

    蒙金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