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人不遠千里要到恆河畔完成神聖的洗禮,有人遠度重洋要到鹿野苑拜謁佛祖初轉法輪的聖地,而在卡鳩拉荷卻驚見廟身刻滿性愛寶典。印度真是個令人難以捉摸的神奇國度。
站在卡鳩拉荷(Khajuraho)知名的廟宇前,只見這些北印度典型神廟的石壁上,布滿無數的人像雕刻群,再仔細一看,這些男男女女,有的一絲不掛、有的羅衫半掩,中央的愛侶正在熱情交媾,兩旁的侍從們有的若無其事地在一旁觀看,有的羞赧地掩面偷看,有的則也忙著和其他人另闢「戰」場。
雖然在踏進廟門前,早已有心理準備,但是千姿百態的春宮畫面一幅幅展露眼前,仍是看得每個人臉紅心跳,不知是該用「藝術」的眼光去欣賞它們雕琢的線條呢?還是用「本能」的眼光去研究它們超乎尋常的特技姿勢。
月神與美女結合的王朝
卡鳩拉荷是位於印度中央邦(Madhya Pradesh)的一個小鎮,曾在第十世紀左右作為昌德拉(Chandela)王朝的首都,西元950到1050年前後達到繁榮的極盛時期。
傳說中,這個開朝者的母親美艷絕倫,受到月神的青睞,與她生下3個子女,卻害她備受眾人歧視;於是月神告訴美女他們的兒子將成為國王,建立王朝後必須興建85座神廟,以昭告世人神力的存在。所以昌德拉王朝又有「月亮王朝」之稱。
龐大的神廟群經過天災與人禍的摧毀,終於湮沒成荒蕪的廢墟。直到西元1838年被一位英國工程師無意中發現,才又重見天日。經過重整,85座神廟群目前僅存22座,大致分為東、西、南三群,其中以性愛浮雕為主的幾座廟宇都位於規模最大的西神廟群中,最受世人矚目。
鼓勵男歡女愛的宗教殿堂
幅員廣大的印度,宗教與文化演進歷程複雜,何以在神聖殿堂的外側雕琢上通常屬於私密的閨房愛欲?目前還是各國相關學者們探討的課題。有一種說法是:印度人認為雷神代表著處女,雷神看到這些雕像後,自然會害羞地躲開,神廟便可免於遭受雷擊;還有一種說法是:王子出身的釋迦牟尼出家成佛,對印度後世的影響深遠,不少王公貴族的子弟也選擇修行一途,導致生育率下降;把魚水之歡公諸於世,好刺激世人盡情享受肉體的歡娛,努力傳宗接代。
無論真正的原因是什麼,卡鳩拉荷神廟獨特的創作型態與雕刻方面的藝術成就,對當時的藝術、宗教、考古都意義非凡,1986年已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保護名單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