印度的南邊環海,東北側是險峻的喜馬拉雅山,所以外侮多從平坦的西北部進入。信奉伊斯蘭教的蒙兀兒帝國〈Mughal〉,就是從阿富汗一帶而來的波斯人。


 


西元1519年,蒙兀兒帝國的創始皇帝巴柏〈Barbur〉首次到印度視察,1526年打敗當時以阿格拉〈Agra〉為首都的Lodhi,奠定蒙兀兒帝國在印度將近300年的統治基礎。巴柏是蒙古成吉思汗和土耳其帖木兒的後代;雖然中國未曾攻打至印度,但因為蒙兀兒帝國,中國和印度也攀了點兒親戚關係。


 


不過巴柏習於縱橫山野,過不慣平原生活,所以不久後又回去波斯。


 




 


德里二世皇陵


泰姬陵的範本


 


 


數年後,他的兒子胡馬雲〈Humayum〉又來到印度,但因為身體羸弱,軍力也不強盛,1540年一場敗仗使他過了十多年流放的生活,1555年才又回到德里,次年卻因為從自家圖書館的樓梯上摔下來,與世長辭。


 


二世皇的陵墓位在德里東邊的郊區,從這幢紅砂岩建築可以看到蒙兀兒帝國從波斯引進的建築美學:洋蔥頭、雙拱門、水流渠道、噴泉和分成四大區塊的庭園。紅砂岩是印度最容易取得的建材,質地又利於雕刻,所以印度有許多重要的建築都是紅色砂岩蓋的。五世皇在興建泰姬陵〈Taj Mahal〉前,曾花5年的時間派員至印度各地考察,最後決定以二世皇陵作為藍本,所以二世陵又被稱為「紅色的泰姬瑪哈」。


 




 


阿格拉堡


三代皇帝馬拉松建築


 


 


三世皇阿克巴〈Akbar〉登基時只有14歲,雖然終其一生他都不識字,卻是歷代國王裡最好學、最能包容各種宗教、族群、藝術形式、武功也最鼎盛的君主,因此博得「大帝」的尊稱。


 


 



阿克巴繼位後,遷都至阿格拉,1565年著手興建阿格拉堡,至1660年五世皇在位才終於竣工。阿克巴偏愛紅色的砂岩,所以阿格拉堡整體外觀基本上屬於紅砂岩;後來四世皇賈亨吉〈Jahangir〉予以擴建,他不喜歡紅色,所以改用水泥、外漆白色;五世皇沙迦汗〈Shah Jahan〉接手後,又採用自己偏愛的白色大理石,所以偌大的阿格拉堡一路逛下來,可以發現三種不同的風格體系。


 





 



文盲大帝智慧逼人


 


 


三世皇一輩子忙於征戰,無暇學習認字,但是他每天晚上都要請王公大臣唸書給他聽,他再提出自己的見解;當時有9位大臣是他最倚重的老師。所以阿格拉堡裡有一個頗具規模的圖書館,據說當年藏書甚豐。


城堡靠雅穆納河〈Yamuna〉的一側,有個低凹似井的洞穴,又讓人見識到古人的智慧:在炎熱的夏天裡,風從河岸吹進城堡,經過水池冷卻,便成天然的冷氣;更有甚者,國王命人把鮮花放進水池裡,如此一來不但有涼風,空氣中更飄著花香。國王與嬪妃們坐在右側的夏宮裡納涼、欣賞表演,不亦快哉!


 




 



 




 




虎父犬子沉迷鴉片


 


 


阿克巴早年戰無不勝、妻妾成群,唯一的遺憾就是膝下無子。有一位伊斯蘭教聖人契斯堤〈Chisti〉指示他必須娶一位印度教徒為妻,便能有兒子,1570年,阿克巴娶了琥珀堡〈Amber Fort〉主的姊姊,不久之後果然生了3個男丁,阿克巴龍心大悅,於是在阿格拉堡裡蓋了一間最大的宮殿,名為賈亨吉宮,送給他的繼承人。


 



沒想到,賈亨吉是歷代君主裡最不爭氣的一個,在他的統治下外侮不斷,英國東印度公司就是在他任內成立的。他晚年更沉迷於鴉片,國事淪入皇后手中。



 





 




 




 



癡情皇帝媲美李後主


 


 


五世皇沙迦汗〈Shah Jahan〉算不上賢明,在他任內除了忙於東征西討外,更是醉心建築、勞民傷財。他先遷都回德里,建了全印度最大的清真寺--迦瑪清真寺、與阿格拉堡規模類似的紅堡,卻不曾在裡頭住過。他的愛妃死後,他在阿格拉堡附近建了泰姬陵,自己則躲在阿格拉堡不問國事,9年內足不出戶只會隔河癡望泰姬陵,據說他還打算在泰姬陵對岸為自己建一座黑色的陵墓,然後以銀橋將兩人的陵墓連成一氣。


 


 




 


「壯志」未籌,他的兒子歐朗傑柏〈Aurangzeb〉看不下去了,於是把他囚禁在堡中一間密閉的房裡、自立為帝,沙迦汗哀求兒子放他出來,不為王位、只為還能望見泰姬陵。重見天日後,他仍日夜遙望愛妃的陵墓,直到雙眼幾近失明,仍透過鑲嵌在牆壁上的鑽石、從反射影中與愛妃朝夕相伴。


當年沙迦汗被囚禁的密室,目前禁止入內參觀;但是他最後幾年遙望泰姬陵的亭子猶在,牆壁上鑲嵌鑽石的凹洞仍清晰可見。只是斯人已逝,鑽石也早已不翼而飛,留下他教人不可思議的癡情,令人震撼不已。


 



 


一直以為「泰姬」是人名,原來其實意為「皇冠」,「瑪哈」則是「皇宮」的意思。這位讓沙迦汗魂縈夢牽一輩子的女子,是某位大臣的女兒,有一次在阿格拉堡為嬪妃們召開的市集裡,身為皇子的沙迦汗驚遇13歲的穆塔姬,一見鍾情,登基後立刻納她為妃。她為他生了14個兒女,第14胎難產,穆塔姬預見自己的死期,希望沙迦汗蓋一座足以紀念兩人愛情的建築。


 


於是沙迦汗先用5年的時間,命建築師四處尋訪陵墓的藍圖,再用17年的時間召集世界各地建築好手與手工藝師,戮力興建泰姬陵。


 




 


 


防水防塵防震


沙迦汗本人偏愛白色大理石,於是命人從西北方靠近巴基斯坦的馬克拉納〈Makrana〉運進大理石,作為陵墓的本體建築,這種大理石硬度高、不吸水,1978年雅穆納河河水氾濫,泰姬陵分毫無傷,沙迦汗果然深謀遠慮。


此外,為了讓泰姬陵不被其他建築物干擾,沙迦汗在泰姬陵三周建了紅砂岩高牆,左右側各設一清真寺。即使300多年後的今天,泰姬陵仍能遺世獨立,不被現代建築所打擾,也是拜沙迦汗遠見所賜。


 


 


有鑑於雅穆納河位於地震帶,泰姬陵在打地基時先挖了18個水井,井裡以一層石頭、一層柚木的方式,讓地基層層疊起,具有防震的功能,360年來即使遭遇地震,也無損於泰姬陵的完好;主建築四周仿自三世皇陵的四大石柱,仔細一看並非垂直豎立、而是稍呈傾斜,據說也有避震的效果。


 


 



真善美的化身


乍見泰姬陵,只覺得它是一座美得超塵絕俗的建築物;聽了它的架構解說,才驚覺它在建築學理上有如此高的成就;加上深情不渝的背景故事,更添一層浪漫的色彩。沙迦汗身為一國之君,妻妾要多少有多少,竟然痴心至此,一方面讓人佩服他歷久彌堅的真愛,一方面也令人好奇穆塔姬傾國傾城的魅力。


 


 


歐朗傑柏奪得政權後,統治蒙兀兒帝國將近50年,他是個死忠的回教徒,既不屑阿克巴的寬容政策,也不解沙迦汗的風花雪月,自此之後,蒙兀兒帝國也不再出現任何動人的建築佳作了。


 


 


 




 




 



 



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蒙金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