開著車子從田寮交流道下,沿著台28號公路往「旗山」方向開去,不久,公路的兩旁開始呈現奇特的景緻:說它是山,卻不夠高大;說它不是山,起起伏伏綿延一整片,又實在很壯觀,置身其中頗有到了塞外大漠的況味,這就是大名鼎鼎的田寮「月世界」。
月世界的地質屬於結構鬆散的青灰岩,由於不適合植物生長,直接承受風雨的侵蝕,一旦下雨就會被水刮下來一層皮,然後又被強風自然雕琢出深刻的線條,銳利的皺褶彷彿用熨斗燙得層次分明的裙襬;雖然是沒有利用價值的「惡地」,另類的美感卻教人嘖嘖稱奇。
說它「草木不生」,有些地方卻仍冒著植物的枝葉,靠近仔細一瞧,有植物生長的地方都是地質成分不太一樣的黃土層,這些生命就靠著貧瘠的養分活了起來,雖然顯得營養不良,但它們強韌的生命力,令人由衷佩服。
田寮鄉的西側屬於大崗山的後山,這裡的地質則是大家比較熟悉的石灰岩,往昔山間水量豐富的時候,涓滴造就了不少鐘乳石地形,當地人稱之為「石母乳」,可惜近年水量減少,絕大部分的鐘乳石都已停止生長。
儘管如此,早已成形的鐘乳石,除了少數遭到人為的破壞外,大多數仍完好無恙,尤其一處山壁從中裂開的「一線天」,大概每個人走過都要摸摸兩側的石壁,因此石壁顯得光滑油亮,有如乳白色的寶石,非常迷人。
有惡地形的地方,幾乎都找得到泥火山的蹤跡。我們站在「小滾水泥火山旁,等待「爛泥」變魔術,只見原本偏低的水位,開始逐漸升高,終於泥漿溢出地面,像燒開的水一般滾滾跳躍;如果在泥漿上方點一把火,真的會看到火光燐燐持續燃燒,證明正有一股易燃的氣體從地底下釋放出來。
「泥火山」其實與「火山」無關,而是地底下所蘊藏豐富的氣體,把地殼較為脆弱的部分衝出一個洞,推動的過程像極了火山噴發熔岩,泥漿的出口也彷彿火山口,所以人們習慣如此稱呼它。一般人看見泥漿,都會好奇是否可以拿來敷臉,不過未經科學驗證,還是不要隨便拿自己的臉開玩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