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風乍起,又到了菅芒開花的時節,芒花一整片黃棕色蓋滿山坡,彷彿為青山換了一件衣裳。漫步芒花夾道的登山小徑,忽然覺得天地蒼茫,有點兒悲壯了起來。
海拔1120公尺的七星山主峰,可是堂堂台北的第一高峰,卻相當平易近人,從小油坑、七星公園、冷水坑等處都可以輕鬆攀登,其中又以從海拔已經高達811公尺的小油坑緩坡前進,最能氣定神閒地一親芳澤。
才走進「小油坑遊憩區」,就隱約聞到「皮蛋」的味道,正是從地底噴發出來硫磺氣瀰漫在空中;順著區內通往「七星山」主峰的步道慢慢往上爬,一面望著從地底不斷上升的裊裊白煙,如夢似幻的畫面,使得原本有些刺鼻的硫磺味也變得可愛了起來。
七星山是由火山爆發所噴出的熔岩和火山碎屑,環繞著火山口堆積而成的錐狀火山;在整個陽明山國家公園裡,它噴發的時間最晚、所呈現的錐狀外型也最完整,由於共有7座山頭,所以叫做七星山。
而小油坑則是它山腰處的爆裂口之一,至今地熱活動仍然相當活躍,噴發時所產生的像滾水沸騰的聲音、明顯可見的白色煙霧、長期噴發後在地表所留下的硫磺結晶塊等,都是火山爆裂口才看得到的地理奇景。
正因為高熱蒸氣與強酸等作用,從小油坑到七星山頂這一帶的生態環境有如生命起始的洪荒時代,很少動植物能生存,只有細菌、苔蘚、地衣等生物界的「先趨者」,以及耐力高強的芒草才能在此立足。因此,七星山的菅芒花海才會如此壯觀。
拾級而上,這一段路的視野非常遼闊,只要站到沒有阻隔的高處,四周景物就清晰呈現眼前。往東看,大屯山與我們並駕齊驅,山腰上的「竹子湖」因為海拔只有600多公尺,比我們矮了一截,層層田園包圍著紅頂屋宇,呈現寧靜的山村美景。
向南望,台北盆地在腳下擴展,淡水河蜿蜒流貫,觀音山、社子島、北投焚化爐塔樓等歷歷在目,就連遙遠的101大樓居然都躍然眼前,親切得令人興奮不已。
原本只需要一個鐘頭的腳程,就可以抵達主峰頂,但是因為每爬過一個小山頭,就忍不住停下來欣賞一下熟悉的台北盆地,不知不覺耽擱了許多時間,但是也無意催自己匆匆趕路。現在爬山,最是舒服的季節,沿途所流的汗水被山風一吹,立刻覺得清涼無比。
到了主峰頂,視野更高、更廣,可以360度展望。只見矗立另一側的東峰,近得好像伸手就可以觸摸得到,陡峭的登山步道從中畫成一道蜿蜒的線條,上上下下的登山客點綴其間,讓山形更為賞心悅目。
東峰海拔1106公尺,只比主峰略嬌小一些,兩峰之間只隔0.3公里,十幾分鐘後又站在另一座山頭上,非常有成就感。
從東峰順著另一條步道,可以下到七星公園、夢幻湖或冷水坑。這一側的山坡,因為少了衝出地表的地熱,更適合其他生物成長,芒花明顯減少、綠色植物逐漸成林。如果改從這一側上山,必須征服更多階梯,想來一定會更加汗水淋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