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˙對人生的了解就是我們的宗教。


 


˙每個人對世界的本質都有一套特定的觀念與信念,只是不一定說出來罷了。


 


˙成長的過程中,我們在家庭的小宇宙裡經驗的一切,決定我們對世界本質的看法。父母的行為創造了一個獨特的世界,我們的世界觀就建立在這個基礎之上。


 


˙我們必須不斷的修訂與擴充自己對現實的了解,加入新知識,推廣認知象限,才能建立與現實相符的宗教與世界觀。


 


˙每一個人,幾乎都各有一套截然不同的現實觀點,而且他們根據過去的經驗,對自己的觀點都深信不疑。更糟的是,很少人考慮到自己的經驗不能視為通例,甚至對自己的世界觀也沒有通盤的認識。


 


˙我們其實很像寓言中那批摸象的瞎子,沒有人知道這頭龐然巨物的完整面貌。每個人一味堅持個人的小宇宙觀,不惜與別人爭吵,把每一場爭執當成聖戰處理。


 


˙心靈成長是一段從小宇宙進入不斷擴張大宇宙的旅程。


 


˙我們該消除的,究竟是信仰本身,或是教條主義?


 


˙我們固然可能成熟到足以擺脫宗教,但我們也可能成熟到能夠接受一種宗教信仰。充滿疑惑的無神論或不可知論,不見得是較高層次的世界觀。


 


˙我們的能力跟自以為是的不免有所差距。……心靈成長最重要而不可或缺的一步發展,就是使意識中的自我愈來愈接近事實。


 


˙每個人都有機會不期而遇某些事,只可惜往往不知道它們是一種恩典。我們把這類事件視為稀鬆平常,就任憑它們從身旁溜走了。


 


˙人的一生中心靈成長的機會永無限制。


 


˙阻撓心靈成長的障礙,深究起來只有一個,那就是懶惰。


 


˙不論精力多麼旺盛,野心如何熾熱,智慧如何過人,只要深自反省,我們都會發現自己懶惰的一面。


 


˙懶惰呈現的一個主要方式就是恐懼。……儘管並非所有的恐懼都等於懶惰,大部分恐懼情緒卻確實是基於懶惰。我們大多數的恐懼都是為了怕改變現狀,怕一旦冒險向前,就會失去目前擁有的一切。


 


˙自我中懶惰的成分就像魔鬼一般狡猾,不但擅長偽裝和欺騙,還會運用各種手段使自己的懶惰合理化。


 


˙心靈成長愈趨成熟的人,對懶惰愈有自覺。愈是不懶的人愈有自知懶惰之明。


 


˙如果我們只希望被愛,往往不能如願,我們會變得過份倚賴、佔有欲強,而不是真心去愛人。但如果我們滋養自己和別人,不以取得報償為念,我們就能成為一個值得愛的人,獲得被愛的報酬。


 


˙有很多人基於被動、倚賴、恐懼或懶惰的心理,希望看清每一寸路面,要求保證每一步都安全而值得。這是不可能的事。因為心靈成長之路就是要求你在思考與行動兩方面,都能勇敢、進取和獨立。


 


˙我們生命中隨時隨地存在著許多物質的、精神心理的及哲學的考驗。


 


 


 


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蒙金蘭 的頭像
    蒙金蘭

    蒙娜麗莎的傻笑

    蒙金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