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 


81日那天,發生讓我又想哭又想笑的事,只能說不幸與幸運之神同一天都降臨。


 


 



為了採訪下一本旅遊書,這天我從韓國的全州前往鎮安再轉車馬耳山,因為我只知道告訴售票小姐「馬耳山」,忘了要加「南部車站」這幾個字,所以錯搭公車抵達馬耳山的北麓,這裡沒有任何旅遊諮詢站,人煙也不多,幸好路徑不算複雜,在一半摸索、一半詢問下,總算從北麓順利找到目的地之一的塔寺。


 


 


在塔寺,我發現從道路另一端往來的遊客比我的來時路還要多得多,趕緊查看旅遊書,才發現自己疏忽的錯誤。而且,忽然想到:我身在山中,根本拍不到馬的兩隻耳朵的形狀啊!心裡有點著急。


 


 


決定順著道路從南部車站這一側返回鎮安,如此一來我兩側山路都走過了,更有概念也不錯。到了南側入口,發現這裡設有旅遊服務中心,難怪旅遊指南要我們搭前往「馬耳山南部車站」的公車。


 


 



 


 


旅遊服務中心的諮詢小姐英語相當流利,我向她請教哪裡可以看到兩隻馬耳朵的山景,她說得回鎮安才看得到;我又請教鎮安的哪裡,她則回答不出來,只告訴我2:10有一班車回鎮安,但是下一班則要等到5:35。雖然離2:10還有一小時,為了不錯過這班車,我就乖乖坐在旅遊服務中心的外面等候公車到來。


 


 


眼看著一個小時終於過去,諮詢小姐善意出來通知我可前往轉角等待,待會兒公車會迴轉直接下山。沒想到我才移步,就剛好來了一輛小巴,我問司機先生:鎮安嗎?他說不是,是往全州。我一愣:怎麼所有的導遊書都沒提到全州也有巴士往返馬耳山?就在我們雞同鴨講的討論之中〈因為司機說韓語,我大部分聽不懂〉,又來了一輛大巴,諮詢小姐也趕來告訴我應該搭那輛大巴,但是我苦等許久的大巴就這樣來了轉眼又走了,我之前的一個小時白等了。


 


 


我追問小巴司機車子會停在全州的哪裡?但是他的回答我聽不懂,可以確定的是不會停在我來時的巴士總站;而且這輛車轉往另一個方向,途中沒機會看到馬耳山的輪廓。此時的我很想哭,司機趕忙把車票錢退還給我,讓我下車另外想辦法。


 


 


我沮喪地走回旅遊服務中心,諮詢小姐關心地問我是否要等下一班,我說不想浪費3個多小時的時間,寧可往回再走至山北,至少這中間還能拍些照片,而不至於虛耗時間。不過這段路著實不近,又是山路,估計要走將近2小時。


 


 


諮詢小姐終於說:我可以不必往回走,而是順著路走到山下,山下的公路上會有公車回鎮安。我喜出望外,心裡小小OS:早說嘛!這樣我也不必乾等一小時。不過這就是人與人之間認知的落差,我沒開口她也不會知道我願意走這麼遠的路。


 


 


就這樣又走了一段長長的下坡路,不到半個鐘頭終於來到諮詢小姐所說的公車站,不過這回公車沒那麼準時,比她所說的預定時間又多等了20分鐘,期盼已久的公車終於到來。我此時有種「謝天謝地」的感覺,獨自出門在外,總希望能回到稍微熟悉的地方比較安心。


 


 





 



一上車,我就開始盯著窗外,只要有出現山峰的影子,就趕緊按快門。就在車子進入鎮安,終於瞥見兩隻馬耳清楚的輪廓,於是立刻感應票卡準備下車,但是「冰雪聰明」的司機先生搖搖頭,大概是說「巴士總站還沒有到」之意的話,我用英語說:「沒關係,我要看山。」他會意地點點頭,問:「Camera?」我點點頭,然後他指著自己,說了一句韓語,我猜測他的意思是要載我去,高興得有點不可置信。果然他把車子開進終點站,讓其它乘客都下車之後,立刻又載著我往回走,開到他所知欣賞馬耳山的最佳位置,讓我拍全景拍個夠,還熱心地幫我拍了張在馬耳山前的紀念照,我只能用很破的韓語對他說:「真的非常非常感謝你!」他笑笑,看我拍夠了,又啟動公車把我載回巴士總站去搭車回全州。


 


 


雖然整個過程充滿了波折,但是司機的熱心讓我之前的沮喪完全一掃而空。否則,我若自己下車去尋找拍照點,又是不短的路程,也沒把握能拍到好的角度。我只能想:之前的所有磨難是為了讓我遇到這位好心的司機先生!


 


 





 



順帶一提:這就是我經驗中相當典型的韓國人。雖然我朋友之中有不少人對「韓國人」相當感冒,但我認為是因為沒有實際接觸所造成的誤解,有了交流,自然會慢慢改觀的。


 




 


 



 


 


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蒙金蘭 的頭像
    蒙金蘭

    蒙娜麗莎的傻笑

    蒙金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