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(圖片提供/澳洲維多利亞州旅遊局)


到澳洲旅遊,最大的樂事之一就是有許多機會能與可愛的動物們近距離接觸,抱無尾熊、餵袋鼠都變得輕而易舉。然而最令我念念不忘的,莫過於在墨爾本南方的菲利普島(Phillip Island)等候可愛的小企鵝(Little Penguins)的感動。




(圖片提供/澳洲維多利亞州旅遊局)


小小企鵝要回家


 


黃昏時分,大家安安靜靜地坐在沙灘旁的看台上,眼睛凝望著大約兩公里外的海面,隨時注意動靜。此時,沙灘上早有三三兩兩海鷗徘徊,由於光線實在太昏暗了,海鷗白色的身影,總是讓人錯認為是歸來的小企鵝。


 


雖然等待一向是件令人內心煩躁的事,幸好小企鵝總是不會教人們失望。一旦光線再黯淡一些,暗到連目光銳利的老鷹都應該看不到牠們時,牠們便會安心地爬上岸,成群結隊地走往回家的路。


 


終於,遠方海岸線上出現一群小黑點,小黑點漸漸長大,企鵝雪白的肚子愈來愈清晰,可以確定牠們已經陸續回來了。雖然資料上說小企鵝的身高約有30公分,可是整體看起來好嬌小好嬌小,平均身高大約只有20公分左右,有的十餘隻成一隊、有的二、三十隻為一群,搖搖擺擺地踏著小碎步直直往前走。


 


牠們行進時上身向前傾,傾斜度之大讓人們覺得好像隨時就要跌倒了;可是小企鵝們又彷彿不倒翁一般,總能保持重心繼續向前走,奔向牠們熟悉又溫暖的窩。


 


成群結隊小爭吵難免


 


由於菲利普島其實已經被保護成小企鵝們的地盤,除了少數圍起來供「入侵」的人類通行的道路和看台外,其餘都是牠們自由活動的空間。所以牠們一旦爬上岸邊之後,就會沿著不同的路線繼續前進;稍微留心尋找一下,會發現草叢裡、石縫中,各處都有可能發現小企鵝的身影。


 


我們守在看台迎接了部分小企鵝後,便開始往回走,沿途仍尋尋覓覓小企鵝歸家的蹤影。無意間發現有某隻企鵝抓住另一隻企鵝不放,兩個似乎起了爭執,都發出頻率尖銳的叫聲;一旁還有另一隻企鵝,原先只管冷靜地觀看,後來大概看不過去了,終於出「嘴」也去咬那隻被抓住的企鵝,三隻糾纏的企鵝在原地打轉了好一陣子,終於紛紛放「嘴」,爭吵告一段落。


 


由於不懂牠們的語言,所以不了解小企鵝們究竟是為了搶房子、還是為了搶愛人而起齟齬。據說每隻企鵝都有自己的家,通常不會錯認、也不會搶奪。不過還是一句話:不了解,但覺有趣!原來企鵝的世界和人類差不多,並非一直都相安無事、和平共處的。


 


流浪生涯出於無奈


 


說起來,可愛到不行的小企鵝們其實很無奈,因為牠們水中一條龍、地上一條蟲子:小企鵝在大海裡身手矯健、是捕魚的能手;但是到了陸地上就往往行動較笨拙,成為老鷹、等天敵攻擊的目標,唯有靠黑夜的掩護,才能夠安心地回到岸上。


 


所以菲力普島的小企鵝們必須每天早出晚歸:趕在太陽升起前躲到水裡、待太陽下山後再摸黑回到自己的家中;一切只為了躲避兇猛天敵的耳目。


 


據說每隻企鵝每天至少有16個小時在海上流浪,有些甚至好幾天不回家!所以儘管菲利普島「登記有案」的居民成千上萬,然而每天歸巢的企鵝數目只在六、七百到千餘隻之譜。


 


早年,菲利普島是允許照相的,唯一條件是不許使用閃光燈,以免嚇到小企鵝;可惜總有人無視於規定,恣意閃燈以求取自己想要的鏡頭,導致現在島上的遊客中心硬性規定不得使用任何照相器材,以免打擾企鵝們的生活步調。


然而不管能不能以照相機留取企鵝們的倩影,只要能夠親眼瞧見,都會是一生中永恆的記憶!






拜訪無尾熊往往也需要些運氣,牠們有時候只管睡覺,完全不理會人類仰慕的眼神;有時候又精神振作,大擺各種專業的pose,更加讓人愛憐。




墨爾本水族館也很精采,鯊魚身影近在眼前。




鬼斧神工大洋路


 


墨爾本之旅還有另一項頗具視覺震撼的畫面,就是奇景不絕於途的大洋路(The Great Ocean Road)


所謂大洋路,是澳洲維多利亞州境內沿著東南端海岸所築的一條公路,東起距離墨爾本約一小時車程的吉隆(Geelong)港,西至另一海港波特蘭(Portland)。這一段長達320公里的海岸線,屬於上百萬年前所形成的古老而堅硬的陸塊,因為長期承受強烈風浪的衝擊,切割出既陡峭又險惡的岩壁。裸露的岩壁稜角崢嶸、層次分明,其剛毅的線條展現出奇特的美感,令人不自覺地讚嘆大自然力量的神奇。


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蒙金蘭 的頭像
    蒙金蘭

    蒙娜麗莎的傻笑

    蒙金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